这回,鼎鼎为啥又出了大名?
1
中国有句尽人皆知的成语叫“鼎鼎大名”,形容名气很大。
但大名,为什么要用鼎鼎才配呢?最合理的解释,大概就是因为鼎,在中国文化和国人心目当中的分量太重了。
这几天,随着全球三大博物馆行业展会之一的“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”(简称“博博会”)在郑州开展,鼎鼎,又出了大名。
“博博会”的吉祥物就叫“鼎鼎”,寓意“鼎立中原”,设计灵感源自郑州出土的商代“杜岭方鼎二号鼎”。
吉祥物以青铜器绿锈色为主色调,既有历史纵深感又与“绿城”的别称相合。
“鼎鼎”身披飘带,飘带以黄河为原型,是对中华文明摇篮的礼赞。
河南文物的“家底儿”太厚了,仰韶彩陶器、商周青铜器、汉代石刻、历代名瓷、书画珍品……
能从众多强劲对手中脱颖而出,为厚重河南“代言”,“鼎鼎”凭啥呢?
2
若说到鼎与咱河南的渊源,那可是真的深。
鼎,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,算下来已经8000多岁了。
也就是说,鼎始作于中原,中原地区也一直是鼎文化的核心区域。
最早的鼎是陶鼎,渑池仰韶村遗址、舞阳贾湖遗址、郑州大河村遗址等地就出土过不少。
铜鼎则是在陶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
《史记》有载:“黄帝作宝鼎三,象天地人也。禹收九牧之金,铸九鼎,皆尝鬺烹上帝鬼神。”
图/国家人文历史
这两句话不长,信息量不小。
“鬺烹”的意思就是烹煮。说明鼎最先是一种烹煮食物的食器。
先民们在罐、盆上加上三足,然后在足下烧火,鼎就是他们的锅。有个形容大户人家的词叫“钟鸣鼎食”,宅子太大,得敲钟才能告诉所有人饭点儿到了,吃饭的人太多,得用大鼎来炖肉烧汤。
“鬺烹上帝鬼神”,则展现出鼎的用途之变,即祭祀和宴飨。
简而言之,就是鼎由食器变为礼器。
这一变就让鼎从厨房走上了庙堂。
往大了说,鼎成为政治权力的象征。
你看黄帝、大禹是何许人?说明三皇五帝这一级别才有资格铸鼎。
《左传》记载:“桀有昏德,鼎迁于商;商纣暴虐,鼎迁于周。”这就把鼎和政权的统序联系起来。因此,后来的人们把建立王朝称为“定鼎”。
与“定鼎”同样有名的是“问鼎”。故事是这样的:
东周时期,楚庄王陈兵周定王的疆界之边,在雒水畔声言要“问鼎”。字面上的意思是想问问鼎的大小轻重,实际上就是要取周而自代之。
国力孱弱,周定王眼看“武斗”不行,只能派王孙满去劳军,进行“文斗”。
王孙满对楚王说“在德不在鼎。”意思是说天下有德者居之,你把鼎抱回家也没用。
楚王闹了个大红脸,恹恹而回。但此后,想问鼎的人却越来越多。
“问鼎中原”也就成为争霸天下的代名词。
图/上观新闻、上海博物馆
往小了说,鼎定尊卑,是身份的象征。
古时候的人使用东西的数量都有讲究,叫作礼制。
天子用九鼎,诸侯用七鼎,大夫用五鼎,士用三鼎。
用错了就是逾制,是僭越,要治大罪的。
同时,鼎还是旌功记绩的礼器。
这在周代相当流行,铸鼎铭文主要就是为了歌功颂德。比现在送锦旗、发奖状都讲究。
那时候技术条件有限铭文不易,所以字不能太多。如西周晚期毛公鼎有铭文497字,绝对算是长文了。
图/文旅中国
如今,许多活动庆典或者开业仪式都会用到鼎状的摆件。其实就是这一礼俗在民间的延续。
3
“鼎鼎”的原型,大名叫杜岭方鼎二号鼎,又名兽面乳钉纹铜方鼎,是河南博物院“九大镇院之宝”之一。
杜岭方鼎1974年出土于郑州张寨南街,离二七商圈、人民路商圈不远,如今可繁华。
出土时共一对,略大的一件被命名为杜岭一号鼎,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杜岭方鼎的出土,成为郑州作为商代都城的强有力的证明。
1959年,郭沫若在考察郑州商城遗址时猜测郑州有可能是商代都城,但当时并无考古发现佐证。
直到杜岭方鼎面世,才让郑州商城遗址逐渐走向“清晰”。
另外再“科普”两下,“华夏第一鼎”同样是在河南出土。
1987年,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出土一件网格纹铜鼎,其年代距今约3500至3800年。
这是目前发现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时代最早的一件铜鼎,也是至今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唯一一件铜鼎。
还有一个知名度最高、进入历史课本的鼎,也在河南出土。身世颇传奇。
1939年,安阳武官村,农民吴培文在地里挖到一个青色硬物。
好奇心驱使下,他一连深挖13米,挖出个大宝贝。
大铜槽,四条腿,槽上面还有两个粗把手,通体花纹密布。
当时正值抗战,这个大宝贝出土,闹得沸沸扬扬,惊动了日本人。
吴培文得到信儿,当机立断,连夜在自家马厩下挖了深洞,将宝贝再次掩埋。
乡亲们很给力,谁都没泄密,这才侥幸躲过日本人的搜查。
直到抗战胜利后,吴培元才将铜鼎挖出,送到南京。
这个大宝贝,就是咱们“国之重器”——商后母戊鼎(原称司母戊鼎),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。
后母戊鼎形制巨大,雄伟庄严,重832.84千克,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。
宅兹中国,鼎立中原。
用鼎来凸显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,可谓恰如其分,实至名归。
看来,“鼎鼎”这个吉祥物,咱们真要好好顶一下。
图/聂冬晗
图/新华社
图/王铮
大家都在看
声明: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转载,如经授权,请于文章开头注明“来源:河南日报微信公众号(ID:hnrbxmtb)”,违者必究
监审:屈芳
审核:梁栋
文案:侯皓
责编:惠晓晗 张远 谢丛蔓
觉得不错点↓